我的低代码之路

大家好,我是keden。是开源的低代码引擎TinyEngine的核心成员。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亲身经历,与大家探讨我所接触过的低代码技术,以及我对低代码的理解和期待。我相信这些分享将对大家有所启发,并激发我们共同探讨低代码未来的可能性。

第一次接触并使用低代码平台是在2020年,当时我在一家国内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并非某大集团)的研发总部工作。我领导负责一个名为“智慧食堂”的项目,该项目的核心业务是帮助全集团员工快速了解各个食堂当天的菜品种类,以及在哪个食堂的哪个窗口可以找到他们想吃的菜,有点类似下图,但我们的项目是在PC上显示的。

我的低代码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侵删)

当时领导定下来,我们通过采购第三方低代码平台(名字就不提了),快速搭建该项目即可。当时我是小组长,名下大概有6-7个人。这个任务我当时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接下来了。想不到,我这就让我踏上低代码的这条道路至今。

初尝低代码–痛苦的开始(估计这也是大部分人都拒绝低代码的原因)

1,需要搭建已有的组价。当时已经有大量的线下组件,如头部组件。我需要在该低代码平台上面从0开始搭建我们已有的头部组件,然后才能在该平台上使用该头部组件。现在回想还是觉得很狗血,为了用低代码平台,我竟然要把以前写过的组件从新搭建一遍,小伙伴疯狂吐槽。

2,组件的缺失。那个系统的组件比较单一,在搭建过程中需要导入许多页面的组件。我们期待平台能导入整个elementUI组件

3,页面的复杂交互难以实现

后来,房地产公司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把所有的项目砍掉了,包括以上的低代码。

在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平安科技的面试官逮住我这个低代码项目狂问,什么痛点,交互,让我猜底层实现…我都一一作答了,然后顺利入职。入职后,万万没有想到,以前是使用低代码平台,现在竟然是开发低代码平台。。。

这段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明白了一些以前低代码平台的设计理念。比如我至今都在感慨:低代码这个东西是个比较矛盾的产品,或者说需要平衡自由和高效的产品。

我的低代码之路

怎么理解呢?给大家分享一下:

  1. 用户体验和功能需求:低代码平台通常提供了一些预定义的模块和组件,但开发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在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中,需要平衡用户体验和功能需求。如果过于追求功能完善,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变得复杂和难以使用;而如果过于注重用户体验,则可能会忽略一些必要的功能需求。 用大白话讲就是:假如希望自由度很高,什么都能做,什么功能都能实现。那么页面功能就很多,很复杂,犹如写代码一样,颗粒度小,那么这个用户体验和交互就很复杂。

2,定制化和标准化:低代码平台通常提供了可视化的设计和构建工具,可以快速构建应用程序。但是,这些工具通常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实现平台提供的特定功能。如果开发人员需要实现一些定制化的功能,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实现定制化功能时,需要平衡定制化和标准化之间的关系。

  1. 高效和使用成本:低代码平台虽然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学习和使用成本。开发人员需要了解平台提供的各种模块和组件,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构建应用程序。此外,开发人员还需要了解如何进行测试、部署和运维等方面的操作。因此,在选择低代码平台时,需要考虑其学习和使用成本,以及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会在后续的文章给大家介绍我们TinyEngine是如何平衡以上问题的。

在平安开发开发低代码的这顿时间,我理解了低代码,接受低代码,并且积极拥抱低代码。低代码是有很广阔的市场场景的,并且在很多行业是必须的。比如:电子流审批、跨境电商独立站(shopify, 店匠,希音)、云服务部署、消息平台 等等…

在平安的时候,由于该子公司经营不善,也大裁员… 结束了我第二段低代码生涯。

没想到,我加入了华为云TinyEngine项目中,正式开启了第三段低代码生涯。打造服务千行万业的低代码引擎,能够服务各个垂直领域。后续我会给大家继续分享TinyEngine.

对于我来说,我期待未来的低代码能接入AI的能力。比如说经过训练的AI能生成各种各样的模板,开发者只需要微调一下即可。

我的低代码之路

原文链接:https://juejin.cn/post/7317928251854307343 作者:keden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30日 下午4:36
下一篇 2023年12月30日 下午4: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