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面向对象编程特性、模式与模式匹配、高级特征

面向对象编程OOP

学习了结构体、枚举,它们可以包含自定义数据字段,也可以定义内部方法,它们提供了与对象相同的功能。

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通过pub标记为公有的结构体,在其他模块中可以访问使用这个结构体。但是对于结构体内部字段,如果不用pub,则仍是私有的,则可以通过定义公有方法,访问内部的属性。

src/user.rs 定义一个模块,定义了结构体model为公有,内部的属性是私有的。

pub struct model {
    name: String,
    age: i32,
}

impl model {
    pub fn get_name(self) -> String {
        self.name
    }
    pub fn new(name: String) -> Self {
        // panic!("hello world");
        Self {
            name,
            age: 35,
        }
    }
}

src/main.rs中引入使用,实例user要访问属性name不能直接访问,只能通过公有方法get_name()访问

mod user;
fn main() {
    let user = user::model::new(String::from("hboot"));

    println!("{}", user.get_name());
}

这就是 rust 封装的特点,继承是一个对象可以定义另一个对象中定义的元素,使得其获得父元素的数据和行为,而无需重复定义。

rust 继承的特点就是之前写过的 trait定义共同行为,rust 实现此 trait,从而有了 trait 上定义的方法。

因为继承导致的一些问题,子类总是共享其父类的所有特征。rust 选择了使用trait对象,而不是继承来处理这一行为。

使用trait解释面向对象的多态行为

rust 提出的 trait 概念,trait对通用行为进行抽象,然后通过impl为实现内部的方法,或采用默认实现,或覆盖默认实现。

多态是需要多个不同类型对象对同一行为做出不同响应。但是 rust 编译时运行检测,必须确定数据类型,那就只能使用运行时类型检测智能指针Box<T>声明类型。

GUI 图形界面库,元素Button、TextField都要实现draw方法,创建自定义内容并绘制到屏幕上

trait Draw {
    fn draw(&self);
}

struct Screen {
    components: Vec<Box<dyn Draw>>,
}

impl Screen {
    fn run(&self) {
        for component in self.components.iter() {
            component.draw();
        }
    }
}

struct Button {
    width: u32,
    height: u32,
    label: String,
}

impl Draw for Button {
    fn draw(&self) {
        // 内容绘制逻辑
        println!("button draw")
    }
}

struct TextField {
    width: u32,
    height: u32,
    content: String,
}

impl Draw for TextField {
    fn draw(&self) {
        // 内容绘制逻辑
        println!("textField draw")
    }
}

在主文件中调用初始化执行,实例化创建Button、TextField后,并不是直接把实例对象传递给Screen,因为这是具体类型,需要通过Box<T>包装转变为 trait 对象。screen.run()调用执行时,才知道具体传入的类型,并调用它实现的Drawtrait 里的方法。

fn main(){
    let button_primary = Button {
        width: 150,
        height: 150,
        label: String::from("确定"),
    };
    let text_field = TextField {
        width: 200,
        height: 200,
        content: String::from("hello rust, nice!"),
    };

    let screen = Screen {
        components: vec![Box::new(button_primary), Box::new(text_field)],
    };

    screen.run();
}

如果一个类型没有实现Drawtrait 对象,Screen在编译阶段就会给出错误提示。它不会去检测每个实例是否实现了draw()方法,它不需要关注具体的类型是什么。

由于不知道具体类型的定义实现,所以对于 trait,需要保证它的对象安全。

  • 内部方法的返回值不能是self
  • 不能有泛型类型的参数

比如非安全对象的 trait 示例,来自于 rust 标准库的Clonetrait

pub trait Clone {
    fn clone(&self) -> Self;
}

在很多上都有clone()方法,比如String、Vector等。它们都是类型自我调用获得一个实例类型对象,返回的Self类型确切的知道是哪一个类型。

而对于Screen,调用run()方法时,是不能知道具体的类型的。这样也就不能将Clonetrait 作为对象传递给Screen

impl Screen {
    fn run(&self) {
        for component in self.components.iter() {
            component.draw();
        }
    }
}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表现在于更好的组织代码,也可以帮我们规避掉一些逻辑问题。虽然对于同一个设计模式,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实现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更好的设计实现。

对于一篇文章的发布,会经历草稿状态-审核中-审批完成-发布的流程,对于草稿、审核中状态时,内容不可见;只有在审核技术后内容才可见。

对于这样一个流程,我瞬间可想出的设计是,一个Blog结构,基本包含内容、状态;还有一个BlogStatus状态枚举。然后实现结构体内部方法,get_content()方法用于获取内容,初始状态为Draf,只有在状态变更为Done时,可以获取到文章内容。

创建blog.rs,以便使用结构体属性私有性特性。只能通过内部提供的方法更改状态。

pub enum BlogStatus {
    Draf,
    Pending,
    Done,
}

pub struct Blog {
    content: String,
    status: BlogStatus,
}

impl Blog {
    pub fn new(content: String) -> Blog {
        Blog {
            content,
            status: BlogStatus::Draf,
        }
    }
    pub fn get_content(&self) -> &str {
        // 需要根据状态判断
        // 只有审核完成的内容才可以查看
        match self.status {
            BlogStatus::Done => &self.content,
            _ => "",
        }
    }
    pub fn approval(&mut self) {
        self.status = BlogStatus::Pending;
    }
    pub fn publish(&mut self) {
        self.status = BlogStatus::Done;
    }
}

生成文章blog,然后调用审批-发布过程,最后才能获取到文章内容。这里并没有写状态限制,也就是草稿状态不能调用publish()发布。

use blog::Blog;

mod blog;
fn main(){

    let mut blog = Blog::new(String::from("hello rust,"));

    println!("{:?}", blog.get_content());
    blog.approval();
    println!("{:?}", blog.get_content());
    blog.publish();
    println!("{:?}", blog.get_content());
}

以上场景,我们可以采用状态驱动模式来设计,通过一系列的状态对象,来控制流程。

重新创建Blog结构体,现在不再有状态字段区分,将每一个状态作为结构体类型。草稿状态DraftBlog结构体

pub struct Blog {
    content: String,
}
pub struct DraftBlog {
    content: String,
}

impl Blog {
    pub fn new(content: String) -> DraftBlog {
        DraftBlog { content }
    }
    pub fn get_content(&self) -> &str {
        &self.content
    }
}
impl DraftBlog {
    pub fn approval(self) -> PendingBlog {
        PendingBlog {
            content: self.content,
        }
    }
}

现在Blog创建不再返回自身实例,而是返回DraftBlog草稿实例,而草稿状态没有定义内部方法get_content(),所以此时无论怎么操作都取不到文章内容。

DraftBlog结构体提供了内部方法approval()发起审批,然后返回一个PendingBlog结构体实例,状态切换为审批中

pub struct PendingBlog {
    content: String,
}
impl PendingBlog {
    pub fn publish(self) -> Blog {
        Blog {
            content: self.content,
        }
    }
}

接着再由审批->发布,返回Blog的实例,这里不仅是状态的切换,还有数据所有权的转移。

fn main(){
    let blog = Blog::new(String::from("hello rust,hboot!"));

    let blog = blog.approval();

    let blog = blog.publish();

    println!("{}", blog.get_content());
}

模式与模式匹配

模式用于匹配类型中的结构,来控制程序的流程。

  • 字面值
  • 解构的数组、枚举、结构体、元组
  • 变量
  • 通配符
  • 占位符

通过使用match表达式来匹配

fn main(){
    let name = Option::None;
    let name = match name {
        None => "hboot",
        Some(val) => val,
    };

    println!("{}", name);
}

match必须考虑到所有的情况,确保每一个值可以被捕获 处理。_可以匹配所有情况,用于兜底类似于 default 默认处理。

if let用于匹配指定的条件,不需要覆盖所有情况. let语句就是一种模式匹配,用于匹配后面的值;

fn main(){
    let default_name: Option<&str> = Some("admin");

    if let Some(name) = default_name {
        println!("hello! {}", name)
    };
}

while let用于条件匹配时,就一直执行。

fn main(){
    let mut num = 5;
    while num < 8 {
        println!("{}", num);
        num += 1;
    }
}

for循环,通过解构迭代器的枚举值

fn main(){
    let arr = [1, 2, 3];
    for (index, val) in arr.iter().enumerate() {
        println!("{}-{}", index, val);
    }
}

let语句,值解构。函数参数解构都是模式,匹配对应的参数值。

let (x,y) = (10,20);

对于可以匹配到值的模式称之为不可反驳的,而对于某些值的匹配会失败的模式称之为可反驳的。

函数参数、let 语句、for 循环都是不可反驳的,因为它们只有在值匹配时才有执行的意义;if letwhile let都是可反驳的模式匹配。对于match分支匹配必须时可反驳的,这样才能到匹配打其他分支,只允许有一个不可反驳的分支,用于匹配其他未匹配到的模式处理。

模式语法

看看模式中所有有效的语法,以及讨论在什么时候使用。

最简单的就是匹配一个字面量,很明确就可以看出来匹配的分支是哪个。

let name = "hboot";
match name {
    "hboot" => println!("hello"),
    "admin" => println!("nice"),
    _ => println!("who"),
};

匹配命名变量,match内部是一个新的作用域,外部变量会被覆盖。name_other不同于外部同名变量,它会匹配到Some("hboot"),并将hboot复制给name_other。而最后的语句println!("{}", name_other)离开了match作用域,输出 test。

let name = Some("hboot");
let name_other = "test";
match name {
    Some("admin") => println!("nice"),
    Some(name_other) => println!("hello,{}", name_other),
    _ => println!("who"),
};

println!("{}", name_other)
  • 通过|来进行多模式匹配。多个值匹配有相同的处理逻辑可以使用,name值为hboot\admin都会匹配第一个分支。
let name = "admin";
match name {
    "hboot" | "admin" => println!("hello,{}", name),
    _ => println!("who,{}", name),
};
  • 通过..=来匹配范围内的值。这个仅仅支持数字或 char 类型的值。
let num = 13;
match num {
    0..=20 => println!("青年"),
    21..=50 => println!("壮年"),
    _ => println!("老年"),
};
  • 解构结构体、元组、枚举。可以对解构的值重新命名;可以通过解构指定的属性值来进行匹配,
struct User {
    name: String,
    age: i32,
}

fn main(){
    let user = User {
        name: String::from("hboot"),
        age: 18,
    };

    let User {
        name: user_name,
        age,
    } = user;

    println!("{}-{}", user_name, age);
}
  • 通过_忽略值匹配,只匹配需要使用的值。age被忽略,则作用域内不存在age,不能访问。
let User {
    name: user_name,
    age:_,
} = user;

println!("{}", user_name);
  • 在变量前加_,可以用来忽略未被使用的变量。这样 rust 编译器不会给出未使用警告。
fn main(){
    let _name = "hboot";
}

这在匹配中,非常有用,在我们不希望转移值的所有权时。

fn main(){
    let name = Some(String::from("hboot"));

    if let Some(_) = name {
        println!("不使用匹配值,忽略")
    }
    println!("外部可以继续使用变量,{:?}", name);
}
  • 通过..省略其他的匹配值,只匹配需要用到的值。避免产生歧义,期望匹配和期望忽略的值必须明确。
fn main(){
    let User {
        name: user_name, ..
    } = user;

    println!("{}", user_name);
}
  • 匹配守卫,用于在模式匹配后继续使用if条件处理
fn main(){
    let num = Some(10);
    match num {
        Some(age) if age < 20 => println!("青少年"),
        Some(age) if age < 50 => println!("壮年"),
        _ => println!("{:?}", num),
    }
}
  • @用于创建一个存放值的变量时测试其值是否在匹配模式。
fn main(){
    let user = User {
        name: String::from("admin"),
        age: 18,
    };

    match user {
        User {
            age: user_age @ 0..=20,
            ..
        } => println!("{},青少年", user_age),
        User { name, age } => println!("who,{}-{}", name, age),
    }
}

高级特征

除了一些常用的语法之外,也有一些特定场景会很有用的功能。

不安全的 rust

rust 静态编译的特征保证了代码类型安全,从而保证了内存安全。在之前的智能指针中有提到运行时编译,不会强制检查类型安全,这个风险自行承担。除了代码层面的不安全之外,底层计算机硬件固有的不安全性,但是程序可能必须要进行一些不安全操作才能完成工作。

通过unsafe关键字来存放不安全的代码,一些不安全的操作

  • 解引用裸指针
  • 调用不安全的函数或方法
  • 访问或修改可变静态变量
  • 实现不安全 trait
  • 访问 union 的字段

unsafe不安全代码块中,rust 不会关闭借用检查器或禁用其他安全检查,仍然可以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代码安全。为了尽可能隔离不安全代码,可以将其抽象封装进安全代码中,对外提供 API

解引用裸指针

裸指针是类似于引用的新类型,*const T表示不可变*mut T表示可变。不可变的裸指针在解引用后不能直接赋值

不同于智能指针

  • 允许忽略借用规则,可以同时拥有不可变和可变的指针,或多个指向相同位置的指针。
  • 不保证指向有效的内存
  • 允许为空
  • 不能实现任何自动清理

通过as关键字强制转为对应的裸指针类型。这样创建的裸指针,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指针是有效,所以没有使用unsafe

fn main() {
    let mut name = "hboot";

    let name_1 = &name as *const &str;

    let name_2 = &mut name as *mut &str;
}

但我们解引用去访问其指向的数据时,无法保证有效,则必须放在unsafe块中。也就是创建不会有什么危险,使用时可能遇到问题。

unsafe {
    println!("{:?}", *name_1);
}

可以通过可变引用,解引用后变更值。需要注意潜在造成数据竞争的问题。

unsafe {
    *name_2 = "hello";
    println!("{:?}", *name_2);
    println!("{:?}", *name_1);
}

裸指针可以用于调用 C 代码接口;也可以用来构建检查器无法理解的安全抽象的代码。

调用不安全函数或方法

通过unsafe声明创建函数或方法,rust 不会去检查该函数调用时的限制、规则。需要我们自己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调用该函数时可以满足函数的执行要求。

unsafe fn get_name() {}

fn main(){
    unsafe {
        get_name();
    }
}

在不安全的函数中,可以不再使用unsafe块去调用不安全代码。

创建不安全代码的安全抽象

当然,安全的函数中,可以编写不安全的代码。通过指定位置,分割数组,并范围两个部分的引用

fn split_arr(arr: &mut [i32], t_index: usize) -> (&mut [i32], &mut [i32]) {
    (&mut arr[..t_index], &mut arr[t_index..])
}

split_arr会被检查器提示错误,因为我们借用了同一个 slice 两次,理论上是可以,但是 rust 不能理解,不能理解

rust 面向对象编程特性、模式与模式匹配、高级特征

通过使用不安全函数来处理这段逻辑,as_mut_ptr()方法获取 slice 的裸指针, slice::from_raw_parts_mut()函数,两个参数:一个裸指针和一个指定长度来创建一个 slice.

use std::slice;

fn split_arr(arr: &mut [i32], t_index: usize) -> (&mut [i32], &mut [i32]) {
    let len = arr.len();
    let temp = arr.as_mut_ptr();

    unsafe {
        (
            slice::from_raw_parts_mut(temp, t_index),
            slice::from_raw_parts_mut(temp.add(t_index), len - t_index),
        )
    }
}

add()方法通过参数指定下标位置,获取另一个裸指针。调用测试

fn main(){
    let mut arr = [1, 2, 3, 4, 5];

    println!("{:?}", split_arr(&mut arr, 3));
}

使用 extern 函数调用外部代码

rust 可能需要与其他语言进行交互。可以通过extern关键字,创建与外部函数调用的接口

extern "C" {
    fn find(age: i32) -> i32;
}

fn main(){
    unsafe { print!("{}", find(45)) }
}

extern "C"列出能够调用的另一个语言中的外部函数。C部分定义了外部函数所使用的应用二进制接口(ABI)– ABI 定义了如何在汇编语言层面调用函数。

通过extern来创建一个允许其他语言调用 rust 函数的接口。#[no_mangle]可以让 rust 忽略对此函数名称的编译;

#[no_mangle]
pub extern "C" fn find_name() {
    println!("hello,call this in other ")
}

访问或修改可变静态变量

全局变量也称为静态变量,通过static创建

static APP_NAME: &str = "rust-web";

静态变量与常量的区别:

  • 静态变量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内存地址,访问这个值总是访问同样的地址;
  • 静态变量可以是可变的,访问和修改都是不安全的。
  • 常量允许别赋值数据。
static mut APP_NAME: &str = "rust-web";

fn main(){
    unsafe {
        println!("{}", APP_NAME);
        APP_NAME = "hboot";
        println!("{}", APP_NAME);
    }
}

全局可访问的可变数据,可能会造成数据竞争。尽量优先使用线程安全的智能指针 rust 自动化测试、迭代器与闭包、智能指针、无畏并发;

实现不安全 trait

一些trait存在某个方法包含编译器无法验证的不可变式时,是不安全的,通过usafe声明。此时实现该 trait 时,也需要标记为unsafe

访问union的字段

仅适用于unsafe的最后一个操作时访问union中的字段。union是一个和结构体类似的类型,它在一个实例中同时只能使用一个申明的字段。

union主要用于和 C 代码的联合体交互。

高级trait

关联类型用于在trait定义指定占位类型

关联类型将占位符类型与 trait 关联起来,在 trait 的方法中就可以使用这些占位符类型。

pub trait Iterator {
    type Item;

    fn next(&mut self) -> Option<Self::Item>;
}

实现 trait 时,需要指定Item的具体类型

struct User {
    name: String,
    age:i32
}
impl Iterator for User {
    type Item = String;

    fn next(&self) -> Option<Self::Item> {
        Some(self.name.clone())
    }
}

fn main(){
    let user = User {
        name: String::from("hboot"),
        age: 30,
    };

    println!("{:?}", user.next());
}

关联类型看起来很像泛型,它允许指定一个函数而不指定其可以处理的类型。而它们的区别在于采用关联类型的 trait,在实现时,实现一次即可。

如果使用泛型,就需要多次为不同类型实现改 trait;且在调用时需要指定类型,以便调用具体哪一个类型的实现

pub trait Iterator<T> {
    fn next(&self) -> Option<T>;
}

// String
impl Iterator<String> for User {
    fn next(&self) -> Option<String> {
        Some(self.name.clone())
    }
}
// i32
impl Iterator<i32> for User {
    fn next(&self) -> Option<i32> {
        Some(self.age)
    }
}

调用时,需要指定具体类型的实现

println!("{:?}", Iterator::<String>::next(&user));
println!("{:?}", Iterator::<i32>::next(&user))

默认泛型参数和运算符重载

通过为泛型类型参数指定一个默认的具体类型。在实现该 trait 时,传入的参数类型符合默认类型,则不需要再指定

trait PrintNum<Rhs = i32> {
    fn print(self, val: Rhs) -> Rhs;
}

struct MyNum {}

impl PrintNum for MyNum {
    fn print(self, val: i32) -> i32 {
        val
    }
}

fn main(){
    let num = MyNum {};
    println!("{}", num.print(18));
}

Rhs = i32接受一个泛型参数,默认类型为i32.实现时实现 trait 方法的参数类型满足默认类型,则无需指定泛型类型.

当我们实现时不是默认的指定类型,则需要指定 trait 的泛型具体类型。

impl PrintNum<String> for MyNum {
    fn print(self, val: String) -> String {
        val
    }
}

有了默认类型在使用时都不需要指定,更容易使用;而且扩展类型也不会破坏现有代码。

限定语法:调用相同名称的方法

当我们实现多个 trait,它们有同名方法时,如何确定调用哪个,这里有两种情况。

实现的 trait 的方法第一个参数是self参数,则可以通过 self 的类型计算出调用哪一个。

trait Dog {
    fn speak(&self);
}

trait Bird {
    fn speak(&self);
}

struct Animal;

impl Dog for Animal {
    fn speak(&self) {
        println!("dog");
    }
}
impl Bird for Animal {
    fn speak(&self) {
        println!("bird");
    }
}

类型Animal实现了两个 trait,它们都有speak方法。调用时需要指定调用哪一个

fn main(){
    let animal = Animal;
    Dog::speak(&animal);
    Bird::speak(&animal);
}

如果实现的 trait 中存在没有self参数的函数,那就必须使用完全限定语法

trait Dog {
    fn speak();
}

trait Bird {
    fn speak();
}

struct Animal;

impl Dog for Animal {
    fn speak() {
        println!("dog");
    }
}
impl Bird for Animal {
    fn speak() {
        println!("bird");
    }
}

则在使用时,需要指定具体调用实现的哪一个 trait 的函数。

fn main(){
    <Animal as Dog>::speak();
    <Animal as Bird>::speak();
}

父级trait中依赖另一个trait,在子 trait 中则必须实现这个 trait

需要实现的 triat 如果依赖于另一个 trait,那么在实现这个 trait 时,要求类型实现了它依赖的那个 trait。

trait Animal {
    fn eat(&self) {
        println!("eat")
    }
}

trait Dog: Animal {
    fn speak(&self) {
        println!("speak");
        self.eat();
    }
}

struct Collie;

impl Dog for Collie {}

traitDog依赖 traitAnimal,在类型Collie实现 traitDog时,会被需要实现 traitAnimal,否则不被编译通过

impl Animal for Collie {}

fn main(){
    let dog = Collie;
    dog.speak();
}

newtype 模式在外部类型上实现外部 trait

孤儿规则 – 只要 trait 或类型对于当前 crate 是本地的话就可以在此类型上实现该 trait。

绕开这个规则的方法就是newtype模式。在一个元组结构体中带有一个字段希望实现外部 trait 的类型,那么这个元组结构体就是本地的,就可以在此之上实现 trait 了。

想在Vec<T>上实现Disaplay,它们都是定义在我们当前 crate 之外的类型

use std::fmt;

struct Wrapper(Vec<String>);
impl fmt::Display for Wrapper {
    fn fmt(&self, f: &mut fmt::Formatter) -> fmt::Result {
        write!(f, "[{}]", self.0.join(","))
    }
}

fn main(){
    let wrapper = Wrapper(vec![String::from("hello"), String::from("hboot")]);
    println!("{}", wrapper);
}

Wrapper是一个新类型,如果想要像Vec一样使用,则必须实现Vec<T>上的所有方法。可以手动实现一些方法,达到限制使用其他方法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实现Defer trait 返回其内部类型,

高级类型

为了类型安全和抽象使用newtype模式

newtype模式的数据类型封装一些实现细节,

  • 确保静态值的清楚表达而不被混淆。
  • 隐藏其内部的泛型类型;
  • 暴露出使用内部私有 API 不同的公有 API
use std::ops::Add;

struct Millimeters(u32);
struct Meters(u32);

impl Add<Meters> for Millimeters {
    type Output = Millimeters;

    fn add(self, rhs: Meters) -> Self::Output {
        Millimeters(self.0 + (rhs.0 * 1000))
    }
}

类型别名创建类型同义词

通过type关键字重新命名现有类型。可以像类型一样使用

type My32 = i32;
let age: My32 = 48;

println!("{}", age + 48);

类型别名用于减少代码重复。在一些函数签名或类型注解中出现的复杂表达,在多个地方使用时可以使用类型别名。

type Thunk = Box<dyn Fn() + Send + 'static>;

fn test(f: Thunk) {
    f();
}

fn main(){
    let f: Thunk = Box::new(|| println!("hboot"));
    test(f);
}

从不返回的never type

这是一个特殊的类型!表示,在函数从不返回值的时候用作返回值。不能用来创建该类型的值

continue不会返回一个值,它用于返回上层循环;panic!也不产生值,他会终止程序。他们是!类型。

fn test_never() -> ! {
    panic!("err")
}

动态类型大小和Sizedtrait

动态类型是在运行时才知道类型大小,被称为DSTunsized types

str是一个动态类型,但是我们不能直接使用它来创建变量。rust 需要知道为特定类型的值需要分配多少内存,同一类型的值必须使用相同大小的内存。

常使用的&str有两个值,地址和长度。对于动态大小类型的值,意味着必须将其置于某种指针之后。

对于动态大小类型,之前已经有Box<str>Rc<str>.还可以通过一个 trait 用于另一个 trait ,将它们置于指针之后,比如&dyn TraitBox<dyn Trait>

泛型函数默认只能用于在编译时已知大小的类型,可以通过?放宽这个限制

fn test_trait<T>(t: T) {
    // ...
}

此时,由于未知大小的类型,所以需要将参数t类型置于某指针之后&T

fn test_trait<T: ?Sized>(t: &T) {
    // ...
}

高级函数与闭包

函数指针

通过fn函数指针,允许我们使用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

fn main() {
    println!("{}", call_repeat(add_one, 30));
}

fn add_one(val: i32) -> i32 {
    val + 1
}
fn call_repeat(add: fn(i32) -> i32, target: i32) -> i32 {
    add(target) + add(target)
}

不同于闭包,fn是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 trait。直接指定fn作为一个参数而不是声明一个带有Fn作为 trait bounds 的参数。

函数指针实现了所有三个闭包 traitFn\FnMut\FnOnce.所以可以在期望调用闭包的函数中传递函数指针作为参数。

let num = [1, 2, 3];
let num_to_str: Vec<String> = num.iter().map(|val| val.to_string()).collect();

可以直接修改map的传参,改为函数指针。使用了完全限定语法ToString::to_string,因为存在多个实现了to_string函数的库。

let num_to_str: Vec<String> = num.iter().map(ToString::to_string).collect();

一个只期望接受fn而不是接受闭包的情况是在与不存在闭包的外部代码交互时,比如和 C 语言代码交互。

也可以指定构造函数作为接受闭包的方法的参数。

#[derive(Debug)]
struct Age(u32);

fn main(){
    let list_of_age: Vec<Age> = (5u32..20).map(Age).collect();
}

返回闭包

闭包表现为 trait,所以它不能直接被返回。对于大多数需要返回 trait 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现期望返回的 trait 的具体类型来代替函数返回值。

但是这不能用于闭包,因为闭包没有可以返回的具体类型。

通过函数指针fn来尝试作为闭包的返回值类型。

fn returns_closure() -> dyn Fn(i32) -> i32 {
    |val| val + 1
}

rust 面向对象编程特性、模式与模式匹配、高级特征

错误信息提示在编译时未知闭包大小。可以通过智能指针Box处理未知大小;

fn returns_closure() -> Box<dyn Fn(i32) -> i32> {
    Box::new(|val| val + 1)
}

也可以通过impl trait的方式,就可以返回实现这个 trait 的类型值。

fn returns_closure() -> impl Fn(i32) -> i32 {
    |val| val + 1
}

一直有使用的println!宏。它表示了一系列功能,宏包括了使用macro_rules!声明宏和三种过程式宏。

三种过程式宏

  • 自定义#[derive]在结构体和枚举上通过 derive 属性添加代码。
  • 类属性宏可以定义任意项的自定义属性。
  • 类函数宏可以用于作为参数传递的 token

宏和函数的区别,它是一种为写其他代码而写代码的方式;它可以减少大量编写和维护的代码;可以接受不同数量的参数;宏可以给定类型上实现 trait;调用宏之前必须定义它或引入作用域。

macro_rules!声明宏

macro_rules!声明宏类似于match表达式,会根据模式匹配执行相关代码。

一个简易版的Vec!实现,#[macro_export]表明该宏可被引入作用域,可被使用。($($x:expr),*)是一个模式,匹配成功后会执行其后面的代码。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Vec {
    ($($x:expr),*) => {
        {
            let mut temp_vec = Vec::new();
            $(
                temp_vec.push($x);
            )*
            temp_vec
        }
    };
}

这里的模式和上面的模式语法不同,这里的模式匹配的是 rust 的代码。$匹配该模式的 rust 代码,$x匹配 rust 的任意表达式。之后的 *表示匹配零个或多个之前的模式

let num = vec![1, 2, 3];

这里会匹配执行三次,并最终返回temp_vec

通过derive生成代码的过程宏

过程宏更像是一个函数,它可以接受 rust 代码作为参数,然后在这些代码上进行操作后产生一些其他代码。

这有点像 JS 里的高级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增加一些逻辑代码,比如属性、方法,最后返回这个函数。

通过自定义过程宏来简写 trait 的实现过程

trait Log {
    fn print();
}

struct Info;

impl Log for Info {
    fn print() {
        println!("log-info");
    }
}

如果有很多个结构体需要实现Logtrait,就需要编写大量的重复实现过程。通过过程式宏可以节省这些工作量。

由于过程式宏需要在自己的 crate 中,需要重新新建一个 lib 库log_macro,并包含一个log_macro_derive过程式宏的包。

这两个包是紧密关联的,所以在同目录下创建,

$> cargo new log_macro --lib

$> cd log_macro
$> cargo new log_macro_derive --lib

log_macro需要编写功能实现的类型,在src/main.rs中定义

pub trait LogMacro {
    fn log_macro();
}

然后在log_macro_derive处理接收到的 rust 代码,为传入的类型实现该 trait 功能,在log_macro_derive/src/main.rs

use proc_macro::TokenStream;
use quote::quote;
use syn;

#[proc_macro_derive(LogMacro)]
pub fn log_macro_derive(input: TokenStream) -> TokenStream {
    let ast = syn::parse(input).unwrap();

    impl_log_macro(&ast)
}

对于log_macro_derive需要三个依赖proc_macro\quote\syn,proc_macro是 rust 自带的,用于读取和操作 rust 代码,所以无需引入;其他两个需要手动安装,syn将字符串的 rust 代码解析成可操作的数据接口,quote将 syn 解析的数据结构转为 rust 代码。

log_macro_derive/Cargo.toml

[lib]
proc-macro = true

[dependencies]
syn = "1.0"
quote = "1.0"

通过proc_macro_derive注解,指定 trait 名称,表示将为输入代码实现此 trait。然后就是通过 syn 去解析代码,调用了impl_log_macro方法去实现具体的逻辑

fn impl_log_macro(ast: &syn::DeriveInput) -> TokenStream {
    let name = &ast.ident;

    let gen = quote! {
        impl LogMacro for #name{
            fn log_macro(){
                println!("hello, Macro! target is {}",stringify!(#name));
            }
        }
    };

    gen.into()
}

通过打印来看下解析后的数据结构:

ident是注解时的结构体名称,quote!编译代码,其后面模板代码,通过#name获取变量name的值。最后通过.into()方法返回 rust 编译器期望的类型TokenStream.通过cargo build检测项目是可以正常执行的。

完成了宏功能,将其引入测试。在原项目中rust-web中引入依赖

[dependencies]
log_macro={path="../rust-lib/log_macro"}
log_macro_derive={path="../rust-lib/log_macro/log_macro_derive"}

本地引入是项目的相对路径,现在可用注解来实现功能;需要同时引入log_macro、log_macro_derive

为了方便也可以在log_macro中将log_macro_derive作为依赖,并重新导出。

use log_macro::LogMacro;
use log_macro_derive::LogMacro;

#[derive(LogMacro)]
struct Blog;

#[derive(LogMacro)]
struct Log;

fn main() {
    Blog::log_macro();
    Log::log_macro();
}

执行cargo run可以看到打印输出。

rust 面向对象编程特性、模式与模式匹配、高级特征

对于 vs code 出现的rust-analyzer[unresolved-proc-macro]错误提示,这并不会影响程序执行,只是由于本地默认禁用了派生宏。通过 rust-analyzer 配置来取消提示

{
  "rust-analyzer.diagnostics.disabled": ["unresolved-proc-macro"]
}

属性宏添加新属性

derive派生宏可以生成代码,属性宏则可以添加新的属性,它不仅可以用于结构体和枚举,还可以用于其他项,比如函数。

新增一个 cratename_macro,为函数添加一个新的属性name。通过proc_macro_attribute注解,该宏可以作为属性使用。

use proc_macro::TokenStream;
use quote::quote;
use syn::{parse_macro_input, AttributeArgs, ItemFn};

#[proc_macro_attribute]
pub fn name_macro(attr: TokenStream, item: TokenStream) -> TokenStream {
    let name = parse_macro_input!(attr as AttributeArgs).pop().unwrap();
    let name_value = match name {
        syn::NestedMeta::Lit(syn::Lit::Str(name)) => name.value(),
        _ => return quote! { compile_error!("Expected a string literal") }.into(),
    };

    let input = parse_macro_input!(item as ItemFn);
    let fn_name = &input.sig.ident;

    let gen = quote! {
        #input

        #[doc(hidden)]
        #[allow(non_upper_case_globals)]
        pub mod #fn_name {
            pub const name: &str = #name_value;
        }
    };

    gen.into()
}

首先解析宏参数attr取出最后一个值为字符串值,不是则会抛出一个编译错误。然后就是将解析到的name_value作为函数的属性name的值。

这个属性宏的依赖:

[lib]
proc_macro = true

[dependencies]
proc-macro2 = "1.0.79"
quote = "1.0.35"
syn = { version = "1.0.109", features = ["full"] }

然后在我们的项目rust-web中引入依赖

[dependencies]
name_macro = { path = "../rust-web-lib/name_macro" }

因为是本地开发测试的,引入时要注意路径。

use name_macro::name_macro;

#[name_macro("hboot")]
fn user() {
    // 这里是函数体
    println!("{}", user::name)
}

fn main() {
    user();
    println!("{}", user::name)
}

在自定义函数user上使用定义的属性宏name_macro,首先要记得use name_macro::name_macro;导入属性宏。然后再使用,可以通过user::name访问属性。

执行测试打印:

rust 面向对象编程特性、模式与模式匹配、高级特征

类函数宏

像函数一样可以调用,类似于macro_rules!,比函数更灵活。可以接受未知数量的参数,可获取到TokenStream参数来操作 rust 代码,实现复杂的代码功能。

实现一个数值大小的类函数宏,同样的需要创建一个新的 crate。名称为compare_max:

use proc_macro::TokenStream;
use quote::quote;
use syn::Expr;

#[proc_macro]
pub fn compare_max(input: TokenStream) -> TokenStream {
    let input = input.to_string();
    let mut iter = input.split(',');

    let left = iter.next().unwrap().trim();
    let right = iter.next().unwrap().trim();

    let left_expr: Expr = syn::parse_str(left).unwrap();
    let right_expr: Expr = syn::parse_str(right).unwrap();

    let gen = quote! {
        {
            std::cmp::max(#left_expr, #right_expr)
        }
    };

    gen.into()
}

这里仅解析前两个参数,使用系统std::cmp::max函数来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并返回。

然后在我们的项目rust-web中引入自定义 crate,导入测试

use compare_max::compare_max;
fn main() {
    println!("{}", compare_max!(34, 12));
}

运行结果,可以看到打印输出到了34.

原文链接:https://juejin.cn/post/7354018544168681482 作者:hboot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